影视娱乐资讯>>资讯>>内容

《甄嬛传》皇后为什么会放松警惕,让甄嬛回宫

日期:2025-05-12 00:03:38    标签:  

#影视杂淡# 皇后在甄嬛出宫后,整个人的风格和形式都变了。 以前的她是温柔端庄大气的皇后,但是后来她的心腹大患华妃死了,后起之秀甄嬛出了宫,整个后宫就是皇后的天下。

而此时后宫中最受宠的人,也是皇后身边的安陵容和祺嫔,所以皇后就占据了所有优势地位,她一家独大。 她开始自信心,虚荣心爆棚,做事更加肆无忌惮。 她设计收养三阿哥,但是在得知齐妃想要让三阿哥坐上皇帝,而齐妃自己想要做太后之后,利用齐妃愚蠢的性格,pua了齐妃,让齐妃自杀,顺利地拿下来三阿哥抚养权。 在看到四阿哥日夜读书,比三阿哥还要认真。怕四阿哥这个竞争对手对三阿哥不利,于是又想再一次设计除掉了四阿哥。

可惜最后毒死的四阿哥的奶娘,而四阿哥则捡回了一条小命。 皇后的野心日益膨胀,其实皇后是一直有野心,一直想要权力的,只不过早期有华妃压制,中期又有甄嬛。 当两个心腹大患没了的时候,她就站在最高点,而且是没人制衡的最高点时。 她的手段就更加地激进,行事就更加肆无忌惮。 这才使得太后明白皇后的权力太大,如果没有人去掣肘她,那么皇帝的所有子嗣就要被皇后害死了。 于是太后有这方面的考量,才同意接甄嬛进宫,用来克制皇后。

而甄嬛进宫之后,皇后的败势就慢慢显现出来,到后面慢慢被剪断羽翼,祺嫔,安陵容,三阿哥再到她自己。 原因是她在“胜者”的时候,只顾着分享自己的喜悦,只顾着变本加厉地玩弄权术,不加收敛,甚至连太后的话也不听。 当危机慢慢有点暴露的时候,还沉浸在不会发生危险的思想。 就比如,二月二龙抬头,皇帝想要去甘露寺上香,她心里明明知道皇帝还挂念甄嬛,而此时的甄嬛就在离甘露寺不远的凌云峰。

本来她是想提高警惕地,但是在其他人说了一些话后,觉得甄嬛不足为惧,就也没有这么阻拦。 而正是小小的短缺,让甄嬛得以有了进宫的缺口。 《孙子兵法·九变篇》:是故智者之虑,必杂于利害。杂于利而务可信也,杂于害而患可解也。 这句话的意思说呢,明智的将领考虑问题时,一定要兼顾利害,并弄清两者的关系。要在有利的情况下考虑不利的因素,这样事情就能顺利发展,而不利的环境要考虑有利因素,这样祸患就可以排除。

皇后在一人独霸后宫,处在有利地位的时候,丧失了警觉性,认为自己最后一定是赢家,做事毫无顾忌。 利用齐妃让叶澜依终生不孕,又让齐妃自杀,获得三阿哥的抚养权,为了让三阿哥登上皇位,又想杀害四阿哥,同时又挑战了上一届宫斗冠军的权威。 这才导致甄嬛回宫后,皇后所求所念之事一件也没有成功。 皇后看待事情并没有两面性的,就像她也不知道仅仅只是皇帝出趟宫去甘露寺烧香,甄嬛就能卷土重来。

而反观甄嬛,她就很适合当一个明智的将领。 当她在宫外,没有任何依仗但却想要回宫的时候,明明处在不利的环境当中,但是她却能用自己有利的因素。 利用槿汐去拉拢苏培盛,利用苏培盛去见皇帝,利用皇帝的旧情和肚子里的孩子顺利让皇帝接她回宫。 所以说,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。 以为能笑到最后的皇后,不一定能成功当上太后;被贬出宫跌落到谷底的甄嬛,也不一定永远都待在宫外。

当甄嬛处在不利的环境时,仍然可以利用有利的因素,克敌制胜,最后登上太后之后。 这也就是皇后与甄嬛之间的一个很大的差距。 但是早期的甄嬛也陷入过皇后同样的思想困境之中,甄嬛在扳倒华妃之后,也是属于后宫独大,但是忽略了后宫中最大的boss皇后,而皇后利用纯元故衣事件打击到了甄嬛。 但是最核心的也是,早期的甄嬛处在胜利者的姿态上,认为华妃倒台,皇帝宠爱,她就可以在后宫中很好地生存。

但是其实看上去处在有利环境的甄嬛,处处是危机,表面善良的皇后慢慢露出她凶恶的牙齿,而皇帝一方面因为华妃的死迁怒于甄嬛,一方面因为甄嬛所染指的权力过大而对她心生不满。 加上后期甄嬛父亲甄远道被牵连到其他的案子,而皇帝则多次试探甄嬛,但是甄嬛并没有提高一点警惕,最终家族流放,而她也被贬。 早期甄嬛也不懂得“杂于利害”的道理,但是经过了甘露寺,经过了后面一系列事情之后,她在慢慢地成长,而皇后则在胜利之后慢慢地放松警惕。 所以,凡事都有两面性,最重要的是处在有利地方可以考虑不利因素,而处在不利地位可以有利因素。

相关花絮

郯都剧情网致力于提供最新电视剧剧情介绍 、电视剧分集剧情明星个人资料 Copyright @2008-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郯都剧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4095045号-5